“五一”假期,三江学院学生何佳豪和几个同学走进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马家店社区,主动接触居民、寻访小区治理中的“边边角角问题”,何佳豪说:“节前刚被评为‘双百结对、共建共治’项目的优秀青年志愿者,趁着假期继续蹲点社区很有意义。”
(资料图片)
去年起,团市委和马家店社区在推进“一社区一案例”的基础上,联动三江学院开展“双百结对、共建共治”试点,成立了“红齿轮”青年实践团,引导大学生到基层锻炼。
每到周四,三江学院的学生都会出现在社区的“智能学习社”,假期中大学生们继续手把手教老人们更“智能”。“怎么随时关注公交动态?”“手机上怎么缴纳电费?”大学生们组织起“知识竞赛”,让老人现场PK,抢答时现场笑声阵阵。
大学生走进社区的活动还有很多,比如担任“青年观察员”,跟社区志愿者一起寻找“卫生死角”并清理,查找物业问题并立即找到物业人员协商解决。他们还给社区孩子们办起“小马机电工坊”,教孩子们如何把日用品变废为宝“焕新”、开课“跟着绘本学科学”。何佳豪说:“我们学院还首次将大学生科技节分会场设进马家店小区网格内,为孩子们搭建‘家门口’的科技创新平台。”
一年多时间,三江学院先后有数十名大学生持续深入社区,而马家店社区辖区内的软件谷科创城里,更有众多科技企业选择了“重点关注”这群大学生,给他们提供了实践实习的岗位。
4月26日,铁心桥街道举办了一场激扬“青春力量”的党建引领青年参与基层治理特别行动启动仪式,召集高校、驻地科技企业等共庆“五四”青年节。围绕青年参与基层社区治理,团结大学生踊跃投身基层实践。
加盟“青年参与基层治理特别行动”的,不仅有三江学院的学生,还有南航、南林大、南师大、晓庄学院等高校的大学生。南京晓庄学院环境科学学院的学生代表说:“落地社区宣导环境科学,学院团委将以‘校地共建’为契机,打造志愿服务‘金名片’,引导更多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大学生们假期仍不忘深入社区忙服务、助治理,而作为基层街道,我们也应为他们提供‘双向奔赴’的温暖。”铁心桥街道党工委负责人表示,街道已召集一批驻地企事业单位成立“校地”联席会,组建大学生职业发展校外导师团,搭建经验交流、进企参观、面试辅导、实习岗或就业岗开发等产学互动平台。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关键词: